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科学”两个字大有文章——“丝路矿业论坛·2017”侧记

发布时间:2017-06-20    来源:

  在我国越来越多地参与全球资源配置的当下,如何做到读懂大势、把握机遇,对国际规则不误读、对运行路径不误行、对市场陷阱不误踩?在“一带一路”的矿业合作领域,相关国家之间如何做到彼此“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6月17日,来自政府部门及行业协会的管理人员、院士专家、企业高管在北京“丝路矿业论坛·2017”,围绕这些问题释疑解惑、出谋划策,论坛不乏真知灼见,颇具参考价值。
  一个月之前,“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成功举办。可以说,“丝路矿业论坛·2017”是在矿业领域对“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有关精神的一次很好的贯彻,为相关矿业企业决策者“走出去”理清了思路,并给出应对策略和具体可借鉴的方案。
  从本次论坛11位演讲嘉宾的发言内容来看,中国地质科学院全球矿产资源战略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王高尚、中国科学院院士陆大道、中国矿联原常务副会长王家华从宏观上为矿业“走出去”把脉;中国五矿股份有限公司、紫金矿业集团、洛阳钼业、万宝矿产有关负责人系统介绍了各自企业“走出去”的宝贵经验与独到的思考;北京矿产地质研究院院长王京彬、香港国际矿业协会会长孙铁民、北京律协资源法委员会主任栾政明则从第三方机构的角度提供相关思路和建议;中国恩菲原副总工程师熊小放就中外对可研、预可研的区分做了分享。此外,本次论坛还别出心裁地在每位嘉宾演讲后设置了“专家点评”环节。“专家点评”不仅蕴含了很大的信息量,还加深了与会人员对演讲嘉宾观点的认识。
  矿业企业“走出去”首先要了解资源供需大势。有专家认为,2025年前,多数大宗矿产需求达到峰值,资源需求从全面高速增长步入低速增长轨道。2030年,能源需求达到峰值,结构发生重大调整。但是,我国资源短缺的基本国情不变,部分优势矿产转劣,矿业转型升级和资源全球配置是必由出路。
  那么,我国矿业如何做到科学“走出去”?有专家认为,其定义包括如下内涵:第一,要用全球的视野、国际运行标准、规则“走出去”;第二,准确的宏观走势判断、全面的中观要素聚合、精细的微观管理的“走出去”;第三,融入地域文化、互利共赢的“走出去”。同时,必须牢记三条原则:第一,选择好窗口期,全面了解矿业大势;第二,并不是所有矿企都适合“走出去”,没有国际化的人才队伍不要轻易“走出去”;第三,“走出去”的目标是“双赢”、“多赢”,输的不是机遇而是灾祸。为此,专家建议:第一,应把建立中国的风险勘查资本市场纳入议事日程;第二,加快与国际接轨的各项标准、规则的制度建设,尽快加入CRIRSCO国际组织;第三,加强各部门协调,抓紧出台中国矿业“走出去”战略;第四,用市场的机制聚集“走出去”的各种要素。
  关于第三方咨询机构的作用,有专家介绍,由于对矿业形势误判而高位接盘或错失并购良机;按照国内标准评价国际项目,把“石头”当成矿;对外部环境调查了解不深入,投资的“优质”项目难以实现预期目标;国际化人才和知识储备不足……这些都成了以往我国矿业“走出去”的痛点。建立独立、客观、国际化的中国矿业咨询平台势在必行。比如,参加此次论坛的中色丝路矿业咨询(北京)有限公司,是目前国内唯一一家由不同产业链环节、不同业务类型的“合资格人”为主体,提供独立、客观、符合国际国内标准的综合矿业咨询公司,能够提供矿业战略规划、投资咨询、项目评价、地质勘探、采矿选矿、安全环境、管理咨询等矿业全链条服务和综合解决方案。这家公司致力于推动建立与CRIRSCO接轨的中国标准制定,为矿业“走出去”提供标准保障;充分利用现有“合资格人” 综合技术优势、矿业大数据、成功的海外矿业经验和广泛的合作网络,为矿业企业提供独立的、科学的咨询服务和综合解决方案;以自身一流的以“合资格人”为主体的高水准专业团队和咨询服务企业的实践案例为基础,开展实战型矿业培训(矿业商学院), 提高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实践认知和能力;以公司的诚信,推动中国矿业界诚信体系建设。有这样的咨询企业做专业智囊,矿企“走出去”成功的几率将提高不少。
  除了矿业因素,非矿业因素对矿企“走出去”有时也会产生决定性的影响。关于如何防范矿业境外投资法律风险,有专家坦言:决策者要让法律思维成为本能意识,必须将法律传统和刚性思维融进法律应用之中。危险地区不要轻易进入,若进入必须做好防范,要咨询有矿业经验的专业律师。要判断政府权力或个人权利受约束的程度。如果不受或很少受约束,建议谨慎投资。还有业界代表提出,如果不重视社会风险的管理,很多项目容易受到当地社区、地缘政治、宗教文化、媒体舆论等外部因素的介入,社会风险会被放大,应对不当的话,容易造成项目失控。因此,海外矿业投资的各类风险提示我们在“走出去”的过程中,要充分关注项目的社会风险,通过全流程、体系化的风险管理理念和方法扎实管控相关风险,通过履行“企业社会责任”和广泛的沟通,夯实民意基础,筑牢社会根基,实现项目的长治久安。

 


标签:

至顶打印

字体大小AA

打印文本 

保护视力颜色 

               

分享